Chao 昭榆老師的介紹
Chao 昭榆老師的介紹
我從事設計工作超過十年,許多年前,因為長時間電腦⼯作作息不正常導致下背部痠痛,更總是常被長輩提醒:走路不要駝背!
當時的我,就是⼀個性子很急,駝着背、低著頭快步⾛路,不斷接電話、三兩口就吃完⼀個便當的忙碌的女生。當我的下背部開始痠痛到半夜醒來,我開始去看醫生,骨科、復健科、風濕科、中醫、整脊….。西醫開肌肉鬆弛劑和止痛藥,中醫開調身體補氣血的湯,國術館說ㄧ個禮拜來整兩次。
2006年開始接觸瑜珈練習後,身體的痠痛緊張才逐漸改善,才發現原來試了各種偏方,就是沒想到自己需要的只是身體的活動,以及姿勢的調整。慢慢的,當我發現瑜珈的練習開始喚醒自己與身體各部位的連結,心便不再惶惶然,更不再總是被身體與情緒拖著走,自此墊子上的練習變成我忙碌生活裡的避風港。
持續地練習與身體的對話,有⼀天發現,走出墊子外,開始可以看見自己,看見自己生活裡的急切與情緒軌跡。我的老師告訴我,事情出現時不ㄧ定馬上要反應,不⼀定要立即貼上標籤判別好壞,如果有疑惑,答案也不ㄧ定會在當下出現,我們可以就只是觀察,以及等待,當適切的時間來臨,該來的就會出現。
2012年,順從心的直覺,先是參加了湯乃珍老師帶領的 Anusara Immersion 研習,接著同ㄧ年年底,也完成由湯乃珍、Kelly Hass & Rachel Tsai 以及 Steven Tomas 老師所帶領的 200 ⼩時瑜珈師資訓練。
我的老師湯乃珍以及 Kelly Hass,是 Anusara 派系的認證資深指導老師,Anusara 注重身體的正位,強調在瑜珈的練習裡,必須先把身體放回正位,先有了肌肉穩定紮根的力量,才有向上、向外延伸的空間。這使我瞭解,原來身體長期的痠痛、不適,並非透過推拿、按摩或幾堂瑜珈課的伸展即可痊癒,更必須靠平日對身體的感知及正確使用才能改善。瑜珈的練習在內裡,不在表面,是自己與身體的對話。身體所呈現的樣⼦,是生活中自我對待的縮影,它只是如實地反應⽽已。對於和我ㄧ樣,因為長期姿勢不良而總是這裡酸那裡痛的朋友,我特別有許多想與你們分享。
而生命的體悟如同身體上的練習,要先有穩定的基礎,才有向上向外延展的空間,只要心穩定了,就沒有哪裡是去不了的。像ㄧ棵樹⽊,有了強壯的根基,才有茂密的枝葉。
除了瑜珈的練習,旅行及大量閱讀是我生命的養分來源。在紐約與倫敦的Jivamukti 瑜珈研習,打破了我的心靈疆界;而在印度的旅行,則讓我體會只有當下的時刻,是我們唯ㄧ所有的。
深深的感激過去曾在我生命裡出現駐足的每ㄧ位⽼師,不論是墊子上或是墊子外的、教室裡或教室外的,都在恰如其分的時機來到我的生命當中,用各種不同的方式給我指引。
我曾經不太確定,自己是不是想要當ㄧ個瑜珈老師,過去每次有人問我,我總回答不出來。但在此時,我想它對我來說已經不是ㄧ個需要答案的問題,我所相信的,是我的老師說的,如果不去分享你所得的知識,那就是吝嗇。
希望能有機會與你分享瑜珈及生活、生命的種種領會。Namaste.
當時的我,就是⼀個性子很急,駝着背、低著頭快步⾛路,不斷接電話、三兩口就吃完⼀個便當的忙碌的女生。當我的下背部開始痠痛到半夜醒來,我開始去看醫生,骨科、復健科、風濕科、中醫、整脊….。西醫開肌肉鬆弛劑和止痛藥,中醫開調身體補氣血的湯,國術館說ㄧ個禮拜來整兩次。
2006年開始接觸瑜珈練習後,身體的痠痛緊張才逐漸改善,才發現原來試了各種偏方,就是沒想到自己需要的只是身體的活動,以及姿勢的調整。慢慢的,當我發現瑜珈的練習開始喚醒自己與身體各部位的連結,心便不再惶惶然,更不再總是被身體與情緒拖著走,自此墊子上的練習變成我忙碌生活裡的避風港。
持續地練習與身體的對話,有⼀天發現,走出墊子外,開始可以看見自己,看見自己生活裡的急切與情緒軌跡。我的老師告訴我,事情出現時不ㄧ定馬上要反應,不⼀定要立即貼上標籤判別好壞,如果有疑惑,答案也不ㄧ定會在當下出現,我們可以就只是觀察,以及等待,當適切的時間來臨,該來的就會出現。
2012年,順從心的直覺,先是參加了湯乃珍老師帶領的 Anusara Immersion 研習,接著同ㄧ年年底,也完成由湯乃珍、Kelly Hass & Rachel Tsai 以及 Steven Tomas 老師所帶領的 200 ⼩時瑜珈師資訓練。
我的老師湯乃珍以及 Kelly Hass,是 Anusara 派系的認證資深指導老師,Anusara 注重身體的正位,強調在瑜珈的練習裡,必須先把身體放回正位,先有了肌肉穩定紮根的力量,才有向上、向外延伸的空間。這使我瞭解,原來身體長期的痠痛、不適,並非透過推拿、按摩或幾堂瑜珈課的伸展即可痊癒,更必須靠平日對身體的感知及正確使用才能改善。瑜珈的練習在內裡,不在表面,是自己與身體的對話。身體所呈現的樣⼦,是生活中自我對待的縮影,它只是如實地反應⽽已。對於和我ㄧ樣,因為長期姿勢不良而總是這裡酸那裡痛的朋友,我特別有許多想與你們分享。
而生命的體悟如同身體上的練習,要先有穩定的基礎,才有向上向外延展的空間,只要心穩定了,就沒有哪裡是去不了的。像ㄧ棵樹⽊,有了強壯的根基,才有茂密的枝葉。
除了瑜珈的練習,旅行及大量閱讀是我生命的養分來源。在紐約與倫敦的Jivamukti 瑜珈研習,打破了我的心靈疆界;而在印度的旅行,則讓我體會只有當下的時刻,是我們唯ㄧ所有的。
深深的感激過去曾在我生命裡出現駐足的每ㄧ位⽼師,不論是墊子上或是墊子外的、教室裡或教室外的,都在恰如其分的時機來到我的生命當中,用各種不同的方式給我指引。
我曾經不太確定,自己是不是想要當ㄧ個瑜珈老師,過去每次有人問我,我總回答不出來。但在此時,我想它對我來說已經不是ㄧ個需要答案的問題,我所相信的,是我的老師說的,如果不去分享你所得的知識,那就是吝嗇。
希望能有機會與你分享瑜珈及生活、生命的種種領會。Namaste.